到此情偏适,安居兴日新。閒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
啼鸟当清昼,飞华正苒春。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水居。明代。高攀龙。到此情偏适,安居兴日新。閒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啼鸟当清昼,飞华正苒春。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明代。薛瑄。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
偈二首。宋代。释禧誧。韶山近日没巴鼻,眼里闻声鼻尝味。有时一觉到天明,不在床上不落地。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过商山。唐代。贯休。吟缘横翠忆天台,啸狖啼猿见尽猜。四个老人何处去,一声仙鹤过溪来。皇城宫阙回头尽,紫阁烟霞为我开。天际峰峰尽堪住,红尘中去大悠哉。
九日湖上登高寄前人二首 其二。宋代。赵抃。舣棹湖亭又访山,寺楼登赏十三间。更寻半隐先生迹,一拥朱轮未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