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黛浓于染,丹枫閒翠竹。远见白日间,山僧结小屋。
韬光山中杂诗 其二。明代。高攀龙。山黛浓于染,丹枫閒翠竹。远见白日间,山僧结小屋。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訾家洲二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遗基只有蛬鸣雨,往事全如鸟印空。溪水无情流㶁㶁,海山依旧碧丛丛。断碑莫怪千回读,今代何人笔力同。
舟中不寝奉怀齐安潘大临蕲春林敏功。宋代。谢逸。病夫不寐百忧集,起视斗柄东南倾。山林畏隹万壑笑,天地黯惨孤舟横。此身老矣几寒暑,四海茫然谁弟兄。江西米贵斗三百,好去淮南访友生。
闻张助甫擢宁夏中丞喜而有作四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廿载登坛识蒯缑,欣传持节到凉州。风高汉壁初行塞,月满胡床独上楼。骠骑三千呈角抵,蛾眉二八奏箜篌。青油岂少观棋兴,目断关山是陇头。
金菊对芙蓉 禹州使院作。清代。陈维崧。雍氏亭空,大騩山老,一鞭袅尽斜晖。正荒城苔绣,古驿花欹。行人说是王孙第,怅金床、玉几都非。巡檐背手,谁人怜我,情绪如丝。此意枕簟应知。共残釭青穗,伴我题诗。叹星移物换,种种凄其。不如且向东风外,好悲歌、聂政坟西。明当竟去,频斟浊酒,细拂横碑。
汉江舟中和张廷玉一律。明代。祁顺。江头春意满楼船,花柳争妍二月天。帆影逐将飞鸟去,笛声惊起老龙眠。山连两岸云林合,石激中流雪浪溅。莫谓东来好游赏,寻常诗酒惯相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