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秋华咏 其五 芭蕉。明代。高攀龙。山人昼埽室,焚香读周易。泠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雪中戏元德元龄二弟二首。宋代。裘万顷。袖间出手不应迟,柳絮渔蓑总是诗。二妙得君真所喜,一寒如我有谁知。
天冠山。元代。范梈。江东有天冠,山翠郁嵯峨。浮岚衍县郭,鸟啼若笙歌。古来有真人,学仙云岩阿。丹成脱之去,晞发临咸池。年深化为石,石色切星河。至今刚风吹,梁柱不偏颇。羽人室其下,厌见顶婆娑。朝阳夏影缩,秋月夜阴多。吾欲敕五丁,掇之超沧波。东挂扶桑枝,此心谅匪他。宏彼日月光,不可将如何?天寒岁又晏,云露滴烟萝。
均台辞二首。宋代。陈与义。小桃借春春已来,平分和气入均台。夜来台边草环绿,今朝芒生满三木。街头拍手闹千儿,齐唱中和宣布曲。使君坐啸闹如云,请酿百川寿使君。但愿使君长乐职,不须更看杓虚实。
山夜。明代。顾璘。秋气振庭枝,山空响易悲。草寒蛩语涩,树老鹊巢危。古道因书得,衰颜赖酒持。未忘蝉蜕念,真笑虎头痴。
宁国溪上四首 其一。明代。魏观。轇轕山环水,沿洄水绕山。鸟啼山翠里,人语水声间。茅屋连溪坞,松舟系浅湾。村翁驱犊处,溪女得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