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酒无量,天然中权衡。自非大圣资,刚毖宜服膺。
云胡末世下,放饮斯得名。微醺忆尧夫,止酒见渊明。
哲者以怡性,愚者以促龄。损此清明躬,受彼昏浊萦。
吾以自深省,龟勉持法程。觞以九为极,倍之洽亲朋。
上与日月誓,下与山水盟。以此茂对之,杯尽意有赢。
世有善饮者,于焉知我情。
程酒诗。明代。高攀龙。尼父酒无量,天然中权衡。自非大圣资,刚毖宜服膺。云胡末世下,放饮斯得名。微醺忆尧夫,止酒见渊明。哲者以怡性,愚者以促龄。损此清明躬,受彼昏浊萦。吾以自深省,龟勉持法程。觞以九为极,倍之洽亲朋。上与日月誓,下与山水盟。以此茂对之,杯尽意有赢。世有善饮者,于焉知我情。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出陆。宋代。宋伯仁。吴陵咫尺是惟扬,徒步方知去路长。渔屋试霜芦叶老,酒家留客豆花香。秋光浅淡人同瘦,雁影参差我共忙。仆子莫嗟行李重,担头强半旧诗囊。
正觉寺访大林和尚。明代。皇甫汸。何处堪消世,文公可晤言。谈经传慧印,作礼在祗洹。萝月閒中磬,松风定后幡。讵辞双树下,夜久驻归轩。
送南浦明公归日本。宋代。释惟俊。空手东来已十霜,依然空首□回樯。明明一片祖师意,莫作唐朝事举扬。
摸鱼儿。元代。许有壬。买陂塘旋栽杨柳,年来于此承务。凉台燠馆吾何有,聊芘一时风雨。洲映渚。向一片烟波,鼎峙嵯峨屿。盘空硬语。挽三峡词源,千军笔阵,不尽乐闲趣。当年志,为国微躯曾许。青云仍际干吕。从知弱步难胜重,梦断九天胪句。时饮醑。趁四序栽花,缀作园池谱。长歌吊古。怅安得良田,茫茫万顷,种玉辟玄圃。
次韵谢尉公靖同游北园五首。宋代。韩维。令兹冬已孟,青林犹蔽野。爱此晴景嘉,置酒衡茅下。缅思陶公句,异代同潇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