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寒风厚,斗室霜气侵。珍重故人惠,有衣亦可衾。
中夜每起坐,春温解重阴。明月入我户,流光照鸣琴。
念彼世中人,异调难同音。顿使羔裘贤,难执遵路襟。
思君三叹息,付之一悲吟。万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
乃知人心妙,昼夜当温寻。感君衣被意,示我禅定心。
获此领中珠,不啻腰缠金。欲悉此中元,何时来盍簪。
蔡观察贻余禅衣成夜坐诗寄谢。明代。高攀龙。长林寒风厚,斗室霜气侵。珍重故人惠,有衣亦可衾。中夜每起坐,春温解重阴。明月入我户,流光照鸣琴。念彼世中人,异调难同音。顿使羔裘贤,难执遵路襟。思君三叹息,付之一悲吟。万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乃知人心妙,昼夜当温寻。感君衣被意,示我禅定心。获此领中珠,不啻腰缠金。欲悉此中元,何时来盍簪。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送耜堂掌教新会 其四。唐代。全祖望。越公墓下信公祠,填海遗编试问之。凄绝鹧鸪清夜泪,一樽为我酹南枝。
七月二十三日闻城南火午至夜半怀归。元代。方回。月近参旗欲下弦,倚楼半夜独看天。故园入梦将千日,朝服离身已七年。汹汹火惊何一去,嗸嗸籴贵更堪怜。汉庭使者求民瘼,汲黯应须识后先。
次万年贲和尚韵。宋代。释慧远。就得头来正好参,倚佗门户不相谙。导师故有眠云句,应笑空生梦裹谈。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六 依绿亭。宋代。张镃。月出烟暝时,水调谁家唱。短棹欲相寻,先经此亭上。
庄列道术谓墨才士老真人感其言而定宗。明代。郭之奇。道为时裂亦有以,古道全收天地美。道非一道安可穷,时心好变将胡止。不敢尽言今术非,且亦谁知古人是。其诸百家难遽陈,道之近仁由墨始。独思禹勤兼利人,使人忧悲人自喜。墨经传播流古今,今之异人别墨耳。摩顶移形出畸方,遂有如来称巨子。于戏墨子矫墨绳,能俾禹道幻如此。漫言僧佛果非人,岂知枯稿多才士。今人倍谲转纷纷,情欲烦深空自啙。坚白翻开骀荡涂,觭偶何殊謑髁理。从兹竞影复穷声,术自无休道曷已。谁能毕世分卵鸡,我将独与犹龙栖。古之博大真人兮,至极岿然孰与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