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憨山。(?—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墨梅 其二。宋代。谢逸。毫端直似林逋鬼,千年万年作知己。孤山忆有咏残枝,洗尽铅华对寒水。
人生叹。宋代。赵崇嶓。壮老互沦谢,百年如奔霆。竞将无穷忧,劳此有尽形。生时一幻化,死即归杳冥。亦有贤达人,视死如未生。亦有醉梦人,既死心未平。逆旅朝暮閒,八风无时停。扰扰安足计,熙然慰吾情。
送曹税。唐代。李咸用。掺袂向春风,何时约再逢。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
章母吴太夫人仙去赋诗四章敬挽 其二。近现代。薛昂若。章母真同孟母贤,义方教子意绵绵。而今追悼皆词翰,我亦挥毫写锦笺。
和峻伯蓬莱阁六绝 其六。明代。王世贞。君汎仙槎拟问津,我从东海学波臣。隋珠却坠双明月,鲸岛寒光夜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