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五

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五朗读

高楼明月紫箫声,万顷寒涛入耳听。须信此中无住着,空教白发满头生。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极目凤山路,松楸暗佳城。为问葬者谁,蔡氏有先茔。

西风吹宰木,昼夜号秋声。奈何亲久没,悠悠隔平生。

()

眇眇愁予地,芙蓉北渚期。媵鱼分楚佩,荐竹礼湘蓠。

宝瑟婵娟泪,云旗窈窕思。客从虞庙至,会遣二灵知。

()

老入深山断俗缘,漫将蔬圃事年年。羊肠路曲人谁到,马目篱疏手自编。

夜雨每添松叶密,春风时长豆苗鲜。儒生事业真堪笑,百瓮黄齑是料钱。

()

操持家务廿年中,半仗贤能内助功。想到斯人难得句,伤哉谁与岁寒同?

()

人物同为气所乘,良心露处即良能。

天津有此惊康节,西蜀无之感少陵。

()

春夜情浓梦觉空,烂柯不省遇仙童。人间翻手恩成怨,无怪襄王忆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