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试砚。宋代。袁说友。断璧推良质,寒窗足雅供。点分鸜眼秀,色渍马肝浓。岩浸端溪月,纹藏古歙峰。可怜方寸石,笔下几迎逢。
余比部林廷评将应召入京赋别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相携杯酒送临岐,共喜君王结士时。公望久推青琐闼,赋才新起白云司。向来吏绩徵三异,此去臣谟集众思。圣德岂须论庆历,拔茅堪上进贤诗。
宋丈示及红梅腊梅借韵两诗辄复和呈以发一笑 其二。宋代。朱熹。风雪催残腊,南枝一夜空。谁知荒草里,却有暗香同。质莹轻黄外,芳滕浅绛中。不遭岑寂侣,何以媚孤丛。
赠卫川居士。明代。卢楠。卫川南望多白云,沧州落叶各纷纷。何时笑入烟霞去,醉里常随麋鹿群。
登五峰山顶。宋代。张度。苍龙作势从天来,近城忽尔围屏开。山回峰转缘城拱,清润直接庭阶苔。神游东海山,飘渺蓬壶仙。淜湃不可到,此得登层巅。陡然矗上三千丈,东西洞庭遥相向。跬步直欲叩天阙,金阙玉节云霞降。上望清溟何所有,猎猎罡风刮耳吼。回首尘寰势若走,大笑蝇声城一斗。广陵琴,渔阳鼓,金根赐,秘器腐。贵人名士皆黄土,沧桑有几时,蟪蛄苦不知。今人笑昔后笑今,孰为智慧孰为痴。江山若此,胡为不归?碧厓桃花落,画溪梅雪霏。日月如逝水,往者不可追。宁作信陵醉,无为阮籍悲。江山若此,胡为不归?安能俯首戢翼闭樊笼,使我不得翀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