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熊轼去,江涌月轮孤。何事酬知己,清风望大夫。
峡雷春雨诵,台乐九成图。穗石攀辚处,还令六邑苏。
送李谦庵。明代。释今无。坐看熊轼去,江涌月轮孤。何事酬知己,清风望大夫。峡雷春雨诵,台乐九成图。穗石攀辚处,还令六邑苏。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墨崖道中作。宋代。陈襄。阴山沙漠外,六月苦行人。水迸金莲晓,汤回铁脚春。马饥思汉草,仆病卧胡尘。夜梦京华阻,披衣望北辰。
山中吟七首 其二。宋代。毛珝。采薇作庭实,纫兰作筐篚。持以荐王公,谓可蘋藻比。王公龋齿谢,王门何用此。问客姓与名,或是孤竹子。
醉眠亭。宋代。王观。松陵江畔客,筑室从何年。世俗徒纷纷,不知李子贤。在彼既不知,不如醉且眠。声名衮衮谁知命,醉非爱酒眠非病。长江浑浑无古今,群山回合来相映。呼奴沽酒不可迟,买鱼斫鲙烦老妻。何必纫绳系飞兔,百年长短空自知。直将裈虱视天地,冥冥支枕穷四时。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秋风老莼鲈,扁舟何日归。
出湓浦寄刘牧之。元代。魏初。九江一月又吴东,千里青山半日风。昨晚看潮亭子上,一尊白酒与君同。
经古寺。唐代。李中。殿宇半隳摧,门临野水开。云凝何代树,草蔽此时台。绕塔堆黄叶,沿阶积绿苔。踟蹰日将暮,栖鸟入巢来。
边城父老旧乡邻,弭节从容问所因。绿鬓已应辞故里,白头犹解识先人。
衣衫尚有唐风旧,童稚皆传楚语新。为说好安耕凿计,只今雨露万方匀。
过沅州见故乡父老从戎者与道家乡事多有识先人者因赋此。明代。薛瑄。边城父老旧乡邻,弭节从容问所因。绿鬓已应辞故里,白头犹解识先人。衣衫尚有唐风旧,童稚皆传楚语新。为说好安耕凿计,只今雨露万方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