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三

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三朗读

峰头无数是松枝,爱子殷勤为护持。百斛天浆浇已润,及他琥珀未生时。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昔年南渡苦奔波,天幸惊禽脱网罗。结绶怀黄真忝窃,求田问舍已蹉跎。

烂柯山下樵苏贱,槜李城边鱼蟹多。萍泛蓬飘终未靖,作劳聊复强悲歌。

()

一面还千里。

相思那得论。

()

湘水之涘,衡山之阳。有美一人,于焉构堂。维榱维桷,匪雕匪斲。

不尚其华,爰复其朴。堂之翼翼,人之谆谆。匪谋自适,爰以养亲。

()

白露滴疏芜,清风肃飞阁。验彼候虫鸣,始知岁摇落。

入耳促悲丝,绕庭急哀籥。遂令欢娱场,倏地成寂寞。

()

月华欲上不得上,晴光一倍偿今朝。轻云疑尔还相掩,宿雾初蠲忽巳飘。

低亚殢人相绰约,回波响远试逍遥。翻然欲把浮邱袂,冉冉云轻隔海潮。

()

愁渺渺。禁得者番秋老。云外南鸿音均好。羡它归甚早。

锦帐带香风袅。凤烛影分寒悄。几点漏催天未晓。一庭星月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