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暑偏宜竹,观云更有台。
双星天上会,二妙日南来。
露逼枫林老,凉催菊蕊开。
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回。
七夕集晓榭。明代。宗元豫。逃暑偏宜竹,观云更有台。双星天上会,二妙日南来。露逼枫林老,凉催菊蕊开。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回。
宗元豫,明文学家。字子发。宗名世孙。隐居于兴化师古潭,后以贫返江都,著史论数十篇,杂文数十卷,另有《识小录》,记二十一史中琐事,为里人所传。...
宗元豫。宗元豫,明文学家。字子发。宗名世孙。隐居于兴化师古潭,后以贫返江都,著史论数十篇,杂文数十卷,另有《识小录》,记二十一史中琐事,为里人所传。
得陈士业先生书却寄。明代。黎延祖。十年瞻望虎头城,剑气狼烟暝未明。父党犹存能问讯,江西不远却难行。开书泪满高僧衲,频梦怜深孺子情。遥想旧时梁下榻,悲凉相对话平生。
诚上人道元树石。元代。黄玠。江风吹树叶尽脱,交枝相缠乱如结。箸节刻露夔一足,霜雪几年冻不折。昨夜沙头秋水生,怒湍触石与枨争。恐为浮槎逐海客,不见土羊成木精。
即事三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宋代。杨万里。白莲出水是青莲,昨日微舒带酒颜。蹈月来看开尽了,露华新洗玉杯寒。
题杨颖士西亭。唐代。白居易。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兴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唐代。韩琮。的的堕芊苍,茫茫不记年。几逢疑虎将,应逐犯牛仙。择地依兰畹,题诗间锦钱。何时成五色,却上女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