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宝心肝实可嗟,刺闺遗法变骄奢。艳歌玉树凭江总,琦阁珠帘贮丽华。
桃叶山前惊敌渡,胭脂井里避军哗。不知都水高台畔,曾否回头悼故家。
秣陵怀古二首 其二。明代。顾柄。叔宝心肝实可嗟,刺闺遗法变骄奢。艳歌玉树凭江总,琦阁珠帘贮丽华。桃叶山前惊敌渡,胭脂井里避军哗。不知都水高台畔,曾否回头悼故家。
春尽日偶成。近现代。陈三立。残英枝上一痕春,翠鸟依依惜别晨。闻道花源无历志,为余衔赠避秦人。
游潜山。宋代。李师道。肩舆转关随俯仰,不忧弱水澄方丈。细雾萦盘上白云,刚风肃肃天森爽。夏木阴浓四月寒,涧流触石鸣惊湍。到身已喜在福地,肯问玄都何处坛。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宋代。汪莘。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顾定之墨竹。元代。凌云翰。淮南善画竹,其世宗虎头。前身萧恊律,后身文湖州。浓墨逼景献,健毫从澹游。清如李息齐,劲若柯丹丘。子昂固莫及,仲敏或可侔。素得金错法,向背分刚柔。兴来秪一扫,挥处踰双钩。两叶已笼夏,风枝仍报秋。遂令爱竹者,不必穿林幽。尝闻维摩像,神光烛遐陬。何如君子容,苍颜照清流。胸中有渭川,湛水同悠悠。载歌瞻菉咏,吾其企前脩。
春雪再和前韵。明代。桑悦。朝来飞雪正纤纤,春日春寒觉更严。梨已吐花重传粉,梅才结子早和盐。月通馀彩明穿户,风捲疏团暗堕檐。忍冻閒看庭外竹,纷纷玉节莹梢尖。
翌日宫教惠诗次韵二首。宋代。刘克庄。即令身在水云间,不著斯人玉笋班。子美步归犹恋阙,浩然肩耸径还山。人情薄似平原酒,世路危于滟澦滩。华栋把茅皆幻假,祝君黄发映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