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关头路,丛篁绕翠微。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
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
云顶关。清代。陈奕禧。云顶关头路,丛篁绕翠微。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
(1648—1709)清浙江海宁人,字六谦,号子文、香泉。贡生。由安邑县丞累官至南安知府。以书法名天下,雍正时敕命以其书刻石为《梦墨楼帖》。诗格亦高,王士禛称赏之,收为弟子。又能画。有《春蔼堂集》、《益州于役记》、《皋兰载笔》、《予宁堂帖》等。...
陈奕禧。(1648—1709)清浙江海宁人,字六谦,号子文、香泉。贡生。由安邑县丞累官至南安知府。以书法名天下,雍正时敕命以其书刻石为《梦墨楼帖》。诗格亦高,王士禛称赏之,收为弟子。又能画。有《春蔼堂集》、《益州于役记》、《皋兰载笔》、《予宁堂帖》等。
思公子。南北朝。费昶。公子才气饶,凌云自飘飘。东出斗鸡道,西登饮马桥。夕冥银为烛,朝燔桂作焦。虞卿亦何命,穷极苦无聊。
简蔡天任。宋代。汪藻。寂寂闲庭少客过,翛然丈室一维摩。脑脂遮眼空豪在,药裹关心奈老何。雨后书连修竹翠,夜深床绕候虫歌。东邻似最知人意,合有新诗到薜萝。
宿西兴渡作。宋代。林希逸。古寺鸣钟罢,高林宿鸟忙。竹明风弄影,荷净露生香。月到中天小,星过野水长。江村人寂寂,败叶响银床。
悼复石壁。宋代。姚镛。一死虽如蜕,杀身真可哀。僧危能仗义,诗好更多才。鹤怨兰亭月,云消石壁苔。旧时同社友,寂寞载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