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不在山,流水不在水。天下善音人,但默会其理。
天下知音人,但微契其旨。山水无古今,知交有生死。
注茫天地间,赏音能有几。我过伯牙台,辄思焚绿绮。
伯牙台。清代。李映棻。高山不在山,流水不在水。天下善音人,但默会其理。天下知音人,但微契其旨。山水无古今,知交有生死。注茫天地间,赏音能有几。我过伯牙台,辄思焚绿绮。
李映棻,字香雪,宜宾人。道光甲辰进士,历官湖北候补知府。有《石琴诗钞》。...
李映棻。李映棻,字香雪,宜宾人。道光甲辰进士,历官湖北候补知府。有《石琴诗钞》。
求仙辞二首 其二。元代。张昱。不见王乔驭鹤还,祇应憔悴老空山。何如修取金仙法,灭尽空花出世间。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 其一 逍遥游。明代。郭之奇。鹏背几千里大,鹪巢祇一枝深。赋形虽有殊质,取智终无异心。姑射神肌似雪,宋人龟手酬金。寄言匏落之子,莫向尘糠苦寻。
题僧壁(一本有和韦蟾三字)。唐代。段成式。有僧支颊撚眉毫,起就夕阳磨剃刀。到此既知闲最乐,俗心何啻九牛毛。
左文襄公挽词 其三。清代。曾广钧。万人公论许忠贞,二圣酬庸异数旌。敕建崇祠隆报享,宠膺美谥极哀荣。河山铁券传苗裔,纶綍金泥问子生。笃念荩臣恩旷古,九原衔感泪应倾。
罗浮山下人家 其一。清代。丘逢甲。仙山住久即神仙,豚栅鸡栖屋数椽。云雾甜茶红米酒,抱孙閒过太平年。
天目。明代。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