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山寺看海榴花。唐代。刘言史。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刘言史。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自草凉驿至凤县。清代。孔昭焜。仰陟万山巅,俯蹑绝洞底。磊磊山上松,㶁㶁涧中水。山重水更复,登降良无已。茅屋有愚公,掬水茹松子。愚者不物役,尔智物役尔。
题闻政堂。宋代。李松龄。先生敛经纶,筹帷赞西方。一朝去幕府,委佩朝明光。召见天叹晚,占对何琅琅。小试分顾忧,持麾来边疆。善政期必闻,明训思对扬。朝夕惧有阙,萧然坐斯堂。讼缿亦已空,燕寝凝清香。他年报政归,从渠爱甘棠。
鹤。清代。陈恭尹。远视高肩有凤文,生来不称在人群。朱门香稻长如客,明月沧江总为君。一种昂藏临水岸,数声清迥落寒云。碧天路近飞犹懒,自啄霜毛向夕曛。
谒金门。唐代。吕胜己。嗟久客。又见他乡寒食。流水断桥春寂寂。孤村烟火息。白去红飞无迹。千树总成新碧。醉里伤春愁似织。东风欺酒力。
咏古 其一。明代。李攀龙。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钟石兴麓野,人声一以论。日月发光华,烂然星具陈。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是时辟四门,穆穆咸所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