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唐代。孟浩然。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古寺。宋代。陆游。秋草荒无路,来游感废兴。残僧仅粥饭,古像冷香灯。扶病惊重到,题名记昔曾。自量难笑汝,一叹倚枯藤。
次韵王衡甫。宋代。陶梦桂。野径溪桥取次行,山青水秀眼增明。身居尘外年年健,心到灰时事事轻。文阵挥戈吾退舍,诗坛歃血子同盟。直将修月拿云手,拾得人间句见成。
夜深。金朝。边元鼎。月落秋山万象清,湿萤微近露枝明。梦魂黯淡家千里,鼓角凄凉夜几更。弟子亡来乡校冷,舍人别后子虚成。银河渐转梧桐黑,何处江湖望客星。
上之回。明代。宗臣。上之回,驾云车。格皇心,隆帝图。上之回,来甘泉。仁圣德,万邦传。上之回,临三关。走九夷,服八蛮。上之回,归明光。千万年,乐无疆。
兰陵王。清代。王策。小楼角。一树新桐孕萼。湘帘冷,雏燕怯飞,那更东风晓偏恶。菱花莹妆阁。淡淡临窗梳掠。玉梯畔,随意行来,一种天真最难学。无言映珠箔。正閒拂霜毫,字仿钗脚。姗姗影并炉烟弱。旋小歛鸳砚,微揎罗袖,笋娇荑嫩宛似削。把鬟缕低约。珠珞。镇閒却。爱扣缀通犀,鞋绣文雀。药房深处葳蕤钥。恰襟上香暖,鬓边花落。这般情景,怎教我,不念著。
送稌东归并示穆穰稔辈六首 其二。宋代。王绅。青岩山下石溪头,草屋柴门事事幽。但奉欢娱养慈母,荣名势利不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