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瑶草四时春。烟锁上宫门。记得南游,偶寻飞涧,一洗庾公尘。
香炉高咏君家事,文采近前人。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少年游 其一 次季良韵。宋代。晁补之。庐山瑶草四时春。烟锁上宫门。记得南游,偶寻飞涧,一洗庾公尘。香炉高咏君家事,文采近前人。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赠维扬顾书宣。清代。惠周惕。维扬顾子文章雄,渡江问我清溪东。入门一见便惊绝,袖底诗卷光熊熊。造次手揽读未遍,齿牙陡觉生清风。君言学诗二十载,前后正变差能穷。人生眉眼不自见,愿以妍丑烦青铜。余时怵惕未敢荷,君才何健词何恭!吾身贫贱困荆棘,窃弄笔墨吟三冬。一言落纸与俗忤,口排吻击轰儿童。迩来读书但自省,得失岂暇争鸡虫。闻君议论复感发,如瞽得相行有筇。君才趫捷实倍我,何以属我相磨砻。得闻君善我必劝,若遇我过须君攻。昌黎韩子昔有语,终始相合如駏蛩。君今别去正秋暮,得句幸寄南飞鸿。
城略阳。明代。何景明。扶风令,城略阳,贼来略阳令走藏。扶风令为登城唤,抽刀誓众众不散。三日抗城一日战,战不利兮生缚见,见贼骂贼危不变。略阳城人尽为鬼,略阳令生扶风死,守臣上奏惊天子。君不见扶风令死封公卿,嗟尔略阳之令胡为生。
遥和九日龙山社集。清代。陆天仪。西风吹梦上高寒,此日心情自鲜欢。樗里秋深荒藓合,碧山吟断夕阳残。诗传白社人初集,节过黄花兴又阑。迟我新瘥恋衾枕,茱萸羞傍药炉看。
闻白沙先生讣二首 其二。明代。邵宝。近读慈元记,知公用意深。若非碑矗矗,空有树森森。南海诸陵泪,东山十载心。春秋遗策在,请听石翁吟。
四怨三愁五情诗 其四 四怨。明代。郭之奇。山泉自宜清,海水自宜浊。高深既已殊,浓淡休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