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山水兴弥深,不在长安侠少林。
它日只为林下计,不将锦被作呻吟。
复和定国惠竹皮枕谑句。宋代。晁补之。老来山水兴弥深,不在长安侠少林。它日只为林下计,不将锦被作呻吟。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梅雨初晴迓客东郊。宋代。陆游。霁色澄鲜已断梅,江郊隐隐尚轻雷。层峦正对孤城落,健席遥看大艑来。幼妇髻鬟簪早稻,近村坊店卖新醅。吾行在处皆诗本,锦段虽残试剪裁。
【中吕】普天乐 十月六日,。元代。杨维桢。 十月六日,云窝主者设燕于清香亭,侑卮者东平玉无瑕张氏也。酒半,张氏乞手乐章。为赋双飞燕调,俾度腔行酒以佐主宾。 玉无瑕,春无价,清歌一曲,俐齿伶牙。斜簪剃髻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琶弹初罢,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套数
送李廷评知福清县。宋代。余靖。世阀茂儒绅,瓯闽宠命新。县图遥尽海,乡树密藏春。供帐莺将老,登车雉已驯。行闻趋召节,旧美政如神。
月夜宿西湖大佛头寺。明代。王叔承。秋湖皎皎月泠泠,听罢渔歌酒欲醒。试问秦皇放船处,白云深锁佛头青。
题葛洪移家图。明代。袁凯。当时司马衷,愚呆回不慧。牝鸡肆淫虐,骨肉互吞噬。渊聪乘时起,诸夏受其敝。琅琊遂东来,单弱何由济。赖此晋夷吾,草草正神器。国步未尽康,祸乱亦遄至。王敦反上游,苏峻复凶悖。渊袴已云亡,超雅从兹毙。葛生当是时,幡然思远逝。驾言觅丹砂,神仙或可致。青牛载妻子,舁册付奴婢。遥遥向南海,盖欲避斯世。嬴秦乱黔首,留侯佐高帝。婉婉幕中画,取胜千里外。韩彭既诛醢,相国下廷尉。辟谷谢人间,赤松乃吾契。明哲终保身,畴能测其意。生也虽后来,心迹颇相类。茫茫宇宙中,清风飘无际。斯人不可见,抚卷增叹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