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策策不须呼,时动圆荷触短蒲。
五步濠梁亦堪乐,相忘何必是江湖。
东皋十首。宋代。晁补之。登登策策不须呼,时动圆荷触短蒲。五步濠梁亦堪乐,相忘何必是江湖。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丹诚。明代。王彦泓。花绕回廊曲绕梁,暗中偏认杜兰香。登楼未定银翘颤,避烛难禁凤屧狂。怕见月痕催月姊,恰宜秋色照秋娘。持裙一刻留仙住,才隔红帘便眇茫。
即事。宋代。曾几。野寺山家两寂然,小窗下有白头禅。微风不动炉烟直,永日方中树影圆。隐几读书长竟夕,闭门觅句可忘年。幸无驷马高车客,触忤幽人到眼边。
寄祠部曾见台君。明代。罗洪先。虞廷圣帝严三礼,汉署仙郎典百神。天上坛花陪位近,夜中词草御题新。归从散直还躬养,静爱斋居得炼真。谁向春曹留世业,独看章奏说先臣。
过东坡墓。宋代。朱广汉。文星落处天地泣,此老已亡吾道穷。才力谩趋生仲达,功名犹忌死姚崇。人间便觉无清气,海外何人识古风。平日万篇谁爱惜,六丁收拾在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