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朗读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天宝四载(公元745年),与李白的《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同时,可互相参照。仇兆鳌《杜诗详注》:天宝三载三月,白自翰林放归。四载,白在齐州,公与同游历下,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是也。

参考资料:

1、范震威:一个人的史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此诗可分三段,前二段各六句,后段四句收。首段叙写对待李白的交情。共被同行,亲如弟兄。次段叙述两人同寻范十隐居。“更想”“还寻”两句,叙途中之事。“入门”“侍立”两句,写造访范居。“落景”“屯云”两句,写他们留连至晚。末段写吟《橘颂》,对隐居而思物外之游。虽然诗中有对李白的赞叹,但更多的是描出了友情的几幅简约入微的素描。“秋共被”“日同行”“寻北郭”“入门高兴发”“屯云对古城”“悠悠沧海情”,夜晚,白天,出城,入归,望天,问海,这种感情里,兄弟之情,心神相连,生生都是不会轻易断绝的。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

猜你喜欢

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客心双去翼,归梦一扁舟。

废塔巢双鹤,长波漾白鸥。关山明月到,怆恻十年游。

()

济渡游丹洞,穿林惹翠云。迩来多野趣,殊觉少尘纷。

笑日花迎客,临岩鸟唤群。真机皆自得,此道与平分。

()

梦中说梦犹能忆,梦觉梦中还又隔。

今日恩光空喜欢,当年意爱难寻{上不下见}。

()

旧房西壁画支公,昨暮今晨色不同。
远客闲心无处所,独添香火望虚空。

()

年少楚南客,双亲犹在堂。远游虽失计,难得是还乡。

过陡山连岳,分流水入湘。心知北归路,相送意茫茫。

()

风嚎大泽晚,云覆女墙低。

惊霰夜将集,广庭朝复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