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
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
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嗟予竞何为,十驾曦后尘。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平生不共饮,叹息无与亲。
问道伯昏室,何人独知津。
各在天一方,泪落衣上巾。
归休可共隐,山中复何人。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二十。宋代。晁补之。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嗟予竞何为,十驾曦后尘。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平生不共饮,叹息无与亲。问道伯昏室,何人独知津。各在天一方,泪落衣上巾。归休可共隐,山中复何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谢冯佩之次韵送盐笋。明代。吴宽。桃竹初疑一束开,齿牙还辨越船来。囊盛藤子新题帖,饭煮芹菹漫作堆。兴逐先春风味胜,功收斥卤雪花嵬。任渠老硬相评品,未许伶伦当管裁。
杂咏一百首·辟司徒妻。宋代。刘克庄。仓皇问君父,忠孝两关心。绝胜杞梁妇,惟知哭藁砧。
庄严精舍游集。唐代。韦应物。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精舍何崇旷,烦跼一弘舒。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题张外史马塍新居。元代。张翥。窈窕丹房古涧阿,长松脩竹绕层坡。桃园隐者时相遇,茅洞仙人夜或过。沆瀣杯寒供晓食,青冥笙响答空歌。白云浮出池痕满,知是龙泓宿雨多。
食笋行戏赠臞仙。清代。书諴。可使身无肉,不可食无竹。将军嗜笋体瘦健,昌歜羊枣皆粗俗。潞河秋泊渭川贾,筐篚腥倾箨龙脯。乍看鳞甲形模糊,尚觉彭亨郁余怒。将军晓起饥肠鸣,蜿蜒入口风雷轰。鍊珍百品不足数,一味清净廉泉僧。闻道此僧善说法,不棒不喝不梵夹。化身现在我窗前,我亦从之敬而狎。一阳初复萌始孳,弹指蛩鸣锸可施。拟夸新脆连根赠,却恐狐搰反被嗤。知子多生饱蠹简,啖蔗佳境应非远。
李楚老尚书挽歌词三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东里推人杰,西清列从班。裤襦康二蜀,裘带靖三关。赤白囊无警,朱丹毂遂还。登龙门旧贵,奕叶道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