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吴松道中二首。宋代。晁补之。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明代。郑岳。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我舟荡漾载浮沈,须臾柁折难复进。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听诵孟子三乐章。明代。吴与弼。一听邹书三乐辞,肃容敛衽起遐思。系天人处犹能得,自致云何不念兹。
赠观。明代。祝允明。不知身到转头年,性子观来已洞然。铁臼药寒和月捣,蒲床脚暖踏云眠。归期笑计铢衣石,定里閒游宝筏天。要识来时同我相,一般门外水中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