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
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炯然。
长嗟灵运不知道,强翦美须插两颧。
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
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
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钵钱。
杨惠之塑维摩像。宋代。苏辙。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炯然。长嗟灵运不知道,强翦美须插两颧。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钵钱。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日暮自湖上归。宋代。陆游。我生本亦与人同,缘薄才疏剩得穷。细水自鸣沙渚外,乱山时出雪云中。僧归独趁残钟去,人散遥怜晚渡空。造物陈诗信奇绝,匆匆摹写不能工。
沈明远。宋代。曾几。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谢别王娄江先生再致期待之意。明代。张天赋。一鉴方塘一座亭,清虚佳致自天成。郎官不为观鱼乐,公事都将似水平。秋月弦歌盈里巷,春风桃李满江城。遥知骢马骧云日,截镫留鞭不尽情。
酹江月 云巢 云譬道,巢譬天地,道学者号也。。明代。陈霆。乾坤空洞,是何年营构,尽堪栖息。万点飞云凭顿放,大道本来充塞。霁月光风,青山绿树,妙意超形色。絪缊变化,个中示我安宅。长笑林下山间,无心世故,一枕眠苍石。造化斡旋身上事,天地本吾居室。无去无来,非空非相,泰宇元虚寂。与君勘破,鸢鱼总是粗迹。
和刘子中韵。元代。耶律楚材。蓬山北海游,珥笔陈良谋。徒步而南来,意气凌马周。贪吏乱法令,如茨不可束。子中有大志,每甘胯下辱。他日得从龙,其锋谁敢触。今日君子来,非为五斗粟。君子慎择术,痛恨陪全真。调心正是妄,堪笑学鸟伸。一日错下脚,万劫含酸辛。平生大梦中,不识庵中人。一言赠吾子,宗匠宜相亲。
张令肖甫郊饯闻笛兼慰卢次楩。明代。谢榛。严城西畔开离筵,郎官送客斜阳天。有人吹笛正凄怆,晴云改色迷山川。野风太急万柳折,倏忽波涛翻九渊。骊龙惊起珠欲堕,乱鸟无声愁向我。梅花一曲何断肠,萧瑟零霜肃满座。卢子挥泪不胜哀,衔冤垂老谁怜才。君不见祢衡傲岸成祸胎,鹦鹉洲上多莓苔。骚人往来酬酒杯,黄祖于今安在哉。当秋苦调莫三弄,听彻踌躇转悲恸。张令知心不可忘,关河月照滑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