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櫩楹缔构新,我来登望倍凝神。可怜韬略真名将,犹与溪山作主人。
会把松心欺过雪,更凭花萼占留春。江南风物虽佳丽,争奈燕然有虏尘。
题虞侍禁山亭。宋代。李觏。岭上櫩楹缔构新,我来登望倍凝神。可怜韬略真名将,犹与溪山作主人。会把松心欺过雪,更凭花萼占留春。江南风物虽佳丽,争奈燕然有虏尘。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魏晋。陶渊明。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次韵钱申伯山堂之咏。宋代。李弥逊。净坊秋色老苍官,檐额飞云细可攀。客梦偶随疏雨断,僧游长带暮钟还。似闻遗锡藏银地,亲见高人住骨山。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
书无想山先域屋壁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东岭杉松手自栽,已成浓荫覆泉台。满头白发行催死,能得生前几度来。
滕王阁。宋代。金君卿。无复朱楼万幕垂,碧流青嶂似当时。不须越舞并秦唱,自有韩文与杜诗。残雪未消春到晚,彩毫争落酒行迟。满帘红日江天暮,隔浦一声杨柳枝。
送苏伯脩由礼部侍郎赴淮东宪使。元代。吴当。东曹礼乐竦朝端,忽奏皇华遣豸冠。五色文章金匮富,九天风露玉壶寒。江头画舫迎潮去,海上青山立马看。二十四桥春似锦,飞花不到使君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