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篱边映柳条,一枝纤软更妖娆。似知摩诘愁无伴,留向书窗不忍凋。
中春之初与诸友游黎氏园荆华赠予桃花一枝归置瓶中连日不凋因成两绝示同行且令同赋 其二。宋代。李光。竹外篱边映柳条,一枝纤软更妖娆。似知摩诘愁无伴,留向书窗不忍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 其九。清代。范当世。每念山东友,惟看海上云。几人仍绿鬓,万里寄回文。霜木垂垂下,风花故故分。直须连夜饮,莫使百忧纷。
柏台馀思为陆广平御史作。宋代。王绅。柏台有君子,衷怀孰能知。朝伸澄清志,夕起追慕思。所思何以见,感此柏上乌。乌雏未能飞,乌母每哺之。一朝雏远举,返哺答母慈。人生亦奚为,成此长别离。严亲掩重泉,欲见杳无期。尚幸有阿祖,远在天一涯。得禄弗得养,痛此乌不如。闻之重予感,泫然双泪垂。作诗写子悲,於焉寄吾私。
用方参政文敏述怀韵五首 其三。明代。郑真。黄道天开曙色浮,瀛仙催觐紫云楼。未容四皓归深隐,宁许三闾赋远游。河汉星辰曕北极,风沙海岛望东州。传家自有康成学,睿览终当彻帝旒。
题郑提学孔明敬斋。元代。方回。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凶。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慎寅与只让,惴惴远机阱。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古君子必尔,持身以莅政。保家云仍长,理国强以靓。繄予幼不学,乃有东家郑,一谨御万邪,道涯自孤泳。何当跻公堂,幽话听犀柄。
西江月。宋代。向子諲。已,无心即了”之句,戏作是词答之见处莫教认著,无心慎勿沈空。本无背面与初终。说了还同说梦。欲识芗林居士,真成渔父家风。收丝垂钓月明中。总是神通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