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案多年润法音,性根虽钝信根深。
无明不起冤亲等,应有龙天证此心。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宋代。夏竦。译案多年润法音,性根虽钝信根深。无明不起冤亲等,应有龙天证此心。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夏竦。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洛阳长句二首。唐代。杜牧。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桥边游女珮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天冠山二十八首 其二十五 三山石。元代。王士熙。三山岂仙居,百世真道学。荒台明月秋,怀哉彼先觉。
忆昔。清代。陈恭尹。忆昔十五六,形容一何好。高谈溢四座,宾客惊绝倒。日月易以迈,春华岂长保。我行如昨日,两度见青草。天涯劳苦远,异路风霜早。相逢少年子,自顾已枯槁。何待两鬓白,然后始谓老。
秋水明眸、翠螺堆发、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芳心发。分付春风,恰当时节。
渐解愁花怨月。忒贪娇劣。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相思切。不见须臾,可堪离别。
两同心。宋代。杨无咎。秋水明眸、翠螺堆发、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芳心发。分付春风,恰当时节。渐解愁花怨月。忒贪娇劣。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相思切。不见须臾,可堪离别。
至国门闻苏文饶将出都戏赠长句兼简其兄世美。宋代。韩驹。去年夷门十月雪,九衢日昃行人绝。骑驴兀兀无所之,破袖迎风手龟裂。度桥并堑得君家,入门脱帽犹凛冽。急燃湿束暖我寒,徐出清酤宁我渴。君家自无儋石储,蟹黄熊白能俱设。平生见酒唇不濡,是夕连觥耳方热。群奴夜僵唤不闻,我亦鼾鼻眠东阁。明朝起过城南翁,尚记新声一笑发。东归每叹怀抱真,西来又喜颜色接。方将慷慨豁心胸,未用峥嵘惊岁月。城南诗翁况远来,门前雪泥又活活。岂知万事不可期,却树吴樯背城阙。人生动若参与商,咫尺无论限秦粤。君闻吾语虽少留,但恐一欢成电掣。念昔相见无他娱,诵诗徵事相誇捷。气凌俗子旁若无,偶坐时闻窃嚅嗫。於今落落谁汝怜,老屋陈编自怡悦。寄言诗翁傥留滞,岁晚勤迂故人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