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烟波一叶舟,已将心事付溟鸥。
蓬笼夜半萧萧雨,探借幽人八月秋。
富阳舟中夜雨。宋代。吕祖谦。万顷烟波一叶舟,已将心事付溟鸥。蓬笼夜半萧萧雨,探借幽人八月秋。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吕祖谦。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刘彦修。宋代。岳珂。其忠足以继忠显,其教足以传西枢。其略足以佐魏公,其识足以知二吴。于虖,斯亦足以列宝真之储矣。
白塔寺感怀。元代。邵思文。浮屠千仞独崔嵬,宫殿巍巍尽劫灰。玉树已消龙虎气,青山长绕凤凰台。城头战鼓连云起,沙觜残潮带月回。万里英魂归未得,不思泥马渡江来。
次韵提举五正言寒食游茶焙。宋代。喻良能。摘山胜煮海,财货所源流。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国计颇赖之,贡输何时休。择人为提领,得贤从宛丘。文章脱吏腕,风味登瀛洲。佐职亦已久,再见春草抽。郊原富枪旗,岁事日以修。抚民端若子,疾恶信如仇。驱车向凤山,父老观道周。青春行画图,佳处时一留。风前耳潺湲,雨后目纖柔。酒酣已胜赏,珠唾挥钓钩。咨予素么麽,受恩犹未酬。铭心虽甚坚,抚己徒怀羞。平生困坎壈,暮年尚依刘。投公一纸书,远寄粤王州。书传得妙帖,想像寒食游。终防好事人,豪夺或巧偷。
明禁忌。唐代。苏拯。阴阳家有书,卜筑多禁忌。土中若有神,穴处何无祟。我识先贤意,本诫骄侈地。恣欲创楼台,率情染朱翠。四面兴土功,四时妨农事。可以没凶灾,四隅通一二。一年省修营,万民停困踬。动若契于理,福匪神之遗。动若越于常,祸乃身之致。神在虚无间,土中非神位。
碧殿朱门地不寒,楚山蕲水足游观。尊开醴酒时应醉,馔出江鱼日可餐。
作赋岂劳伤贾谊,献书休拟学严安。草亭身世羲皇上,一榻清风竹万竿。
奉梧山李司马送别士重文学之都昌王府文学者司马弟也 其一。明代。边贡。碧殿朱门地不寒,楚山蕲水足游观。尊开醴酒时应醉,馔出江鱼日可餐。作赋岂劳伤贾谊,献书休拟学严安。草亭身世羲皇上,一榻清风竹万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