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野尘埃扑面来,万人蚁聚拨难开。
手中杓柄长多少,蛰尽饥肠十日雷。
祭酒芮公既殁四年门人吕某始以十诗哭之。宋代。吕祖谦。际野尘埃扑面来,万人蚁聚拨难开。手中杓柄长多少,蛰尽饥肠十日雷。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吕祖谦。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久雨作。明代。周瑛。三月全无一日晴,密云疏雨满山城。公家正放输粮榜,民舍不闻打稻声。草色欲将官廨没,溪流直与野桥平。坛祈庙祷浑閒事,恤政多端先薄征。
载守铜壶踰八岁,渐营凉室与温房。疏帘夏捲清风阁,密幄冬褰爱日堂。
窗静坐闻松竹韵,径深行袭蕙兰香。已惭必葺非宏丽,更愧佳章比召棠。
北都留守相公韩以某顷守魏都粗脩斋舍特加标榜仍示雅章谨依高韵。宋代。文彦博。载守铜壶踰八岁,渐营凉室与温房。疏帘夏捲清风阁,密幄冬褰爱日堂。窗静坐闻松竹韵,径深行袭蕙兰香。已惭必葺非宏丽,更愧佳章比召棠。
水落山溪路可通,惜无佳客为谈空。气吞湖海文尤壮,胸满乾坤道不穷。
家少黄金单嗜酒,愁添白发欲成翁。冰壶冻损寒梅蕊,自向茅檐待日烘。
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其六 和程仲仁。明代。唐桂芳。水落山溪路可通,惜无佳客为谈空。气吞湖海文尤壮,胸满乾坤道不穷。家少黄金单嗜酒,愁添白发欲成翁。冰壶冻损寒梅蕊,自向茅檐待日烘。
浣溪沙。宋代。晁端礼。一见郎来双眼明。春风楼上玉箫声。谁信同心双对子、苦难成。瑶珮空传张好好,钿筝谁继薛琼琼。若是今生无此分、有来生。
宿安平驿。元代。宋褧。屋西山气合,门外竹光浮。总为襟怀敞,不知行役愁。清时少词愬,乐岁美田畴。帝力知难报,犹须动隐忧。
都宪林见素示和山谷赠咎茶歌走笔次韵。明代。王缜。一规初琢苍龙璧,暗中摸索亦可识。美人持赠供诗情,不与鄙者但肉食。紫瓯春乳浮兔班,石铫飞霜破醉颜。知音者少谁同局,我愿抱被来就宿。仰倾甘露听松风,簸弄明月不须烛。中丞好古更好礼,惯把渔竿钓清渭。我今世味亦饱谙,如君苦节渠那似。愿调鼎鼐作琼汤,唤回尘梦搜枯肠。势如破竹驱残羌,咳唾成珠觉语香。莫听瓦釜虚雷吼,人生行乐岂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