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去如矢,横经徒慨然。
谁能通一艺,真不负三年。
用意窥园外,收功刻楮边。
幽光回蠹简,新意出陈编。
上相黄金重,诸儒白首鲜。
同声不同调,叹息伯牙弦。
效进士作三年通一经。宋代。吕祖谦。岁月去如矢,横经徒慨然。谁能通一艺,真不负三年。用意窥园外,收功刻楮边。幽光回蠹简,新意出陈编。上相黄金重,诸儒白首鲜。同声不同调,叹息伯牙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吕祖谦。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慧聚杂题 少林堂。宋代。李乘。无欠无馀丈室幽,鸡鸣而动晦而休。利名涉处尘尘热,香火缘中日日秋。祇解结跏临竹石,懒将叉手对公侯。有人来问禅宗旨,告道明明百草头。
灵谷寺。明代。申佳允。春湿青苔媚客襦,斜回十里野云迂。珠皈佛塔悬衣舄,绣抹春岚点画图。苔径长松烟不断,石街双屐响相呼。禅宫香傍梅花墅,绛雪披纷簇野酤。
太原道中书事 其二。明代。王世贞。不断峰峦色,何由见晋阳。傍山兔三穴,入地鼠千仓。项为泉奔瘿,牙因枣熟黄。吴儿莫相笑,风俗古陶唐。
菩萨蛮 三月二日偕华荔生晋竹湖上晚归。清代。赵庆熹。一湖水碧浓于酒,两堤环抱如梳柳。浅醉帽檐斜,满天飞雨花。轻寒偏恻恻,薄暮风犹力。花落又江南,明朝三月三。
再和后村得孙韵。宋代。林希逸。含饴方乐燕嘉宾,画果犀钱胜擘麟。老凤递看雏凤好,犹龙行见共龙人。孙誇奇骨硗如玉,翁喜庞眉从以珍。产有万金谁敌此,他山何羡器车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