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扫柴门净,银灯吐玉花。
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
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
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
秋晚。宋代。高遁翁。风扫柴门净,银灯吐玉花。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
高遁翁,失其名。清康熙时高士奇辑高翥《菊涧集》,附其诗入集中(《菊涧集》高士奇序)。今录诗七首。...
高遁翁。高遁翁,失其名。清康熙时高士奇辑高翥《菊涧集》,附其诗入集中(《菊涧集》高士奇序)。今录诗七首。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四。清代。张鹤龄。步廊周扣砌,虚阁折璇源。水出珊瑚气,山开云母门。选骑长杨苑,飞觞金谷园。芳华未衰晚,留醉枕云根。
送卢拾遗归华山。唐代。徐夤。紫殿谏多防佞口,清秋假满别明君。惟忧急诏归青琐,不得经时卧白云。千载茯苓携鹤劚,一峰仙掌与僧分。门前旧客期相荐,犹望飞书及主文。
雨中承通政张先生过访赐诗用韵奉荅。明代。庄昶。一雨江帆许卸时,溪云五日拜公诗。天知留客应难霁,马到看山亦缓驰。何地斯文堪此会,十年今日举吾卮。可今分付梅花月,留与山中别后思。
春日闲居。唐代。姚合。居止日萧条,庭前唯药苗。身闲眠自久,眼荖视还遥。檐燕酬莺语,邻花杂絮飘。客来无酒饮,搔首掷空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