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
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减字木兰花(颍州西湖)。宋代。韩维。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折桂令·题录鬼簿。元代。周浩。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忆昔篇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忆昔君行折柳条,一为京兆路迢遥。眉痕自顾真狼藉,临镜何曾着意描。
观吴进士舞剑歌。明代。何景明。我来江夏吴郎宅,夜观吴郎舞剑起。古匣尘埃铁生绣,玉珥金环为予理。灯前照耀只宝刀,蛟龙盘拿雷怒号。仰瞻南斗有紫气,却顾东海无波涛。吴郎别我适南国,万里开樽动颜色。我亦将之五岳游,须尔仗剑芟虺域。不然持此击名王,况今关塞风尘黄。酒酣自觉神益扬,左挥右霍秋月光。吴郎蛇矛更精突,墙头角弓力十斛。平生豪侠真可怜,耳熟白眼看青天。嗟哉此宅不足展君舞,室卑地窄难回旋。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宋代。范镇。史君分陜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舟行即事。宋代。朱淑真。岁暮天涯客异乡,扁舟今又渡潇湘。颦眉独坐水窗下,泪滴罗衣暗断肠。
初冬十二至防水见黄花喜吟。明代。郭之奇。黄花正可对幽人,卜筑从兹遂有邻。已诏寒山同气色,孤宜水竹共精神。秋回弥见风霜远,客至翻惊物候新。寂寂陶潜藏此意,东篱千载未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