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拒重阻,险状固天设。
俯窥洪流奔,仰视赤崖绝。
来往无时停,千载一车辙。
我行触飞雨,舍辔上嵽嵲。
筋劳不敢息,黄土百丈裂。
伊昔六国馀,楚汉起相啮。
乘时急形便,利害校一发。
生民入鞭笞,溪谷日流血。
时平属真主,汾壤事西谒。
翠华此回旋,万骑出岩阙。
斯人一何幸,泽浸厚地彻。
烜哉行庆名,高与日星揭。
干戈昔不守,符传今尚撤。
昏明变夷险,在德信前说。
愧无能铭才,吊古空惨切。
行庆关。宋代。韩维。高关拒重阻,险状固天设。俯窥洪流奔,仰视赤崖绝。来往无时停,千载一车辙。我行触飞雨,舍辔上嵽嵲。筋劳不敢息,黄土百丈裂。伊昔六国馀,楚汉起相啮。乘时急形便,利害校一发。生民入鞭笞,溪谷日流血。时平属真主,汾壤事西谒。翠华此回旋,万骑出岩阙。斯人一何幸,泽浸厚地彻。烜哉行庆名,高与日星揭。干戈昔不守,符传今尚撤。昏明变夷险,在德信前说。愧无能铭才,吊古空惨切。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又赓吴沉韵。明代。朱元璋。天生倚碧壮云奇,岩壑隆峰万古宜。谷内野人几面壁,从前甲子了无知。
雨后数与李仲辅兄弟往来且约十七日同过士特因成长韵。宋代。吕本中。邻鸡再三鸣,不改风雨晦。束装向前涂,恐与泥潦会。故人时一来,共此一室内。微言久已绝,苦语或未遂。子孙甚奇古,却立有馀地。旧从伯氏游,则已闻令季。斯文倘未远,吾今尽憔悴。相期无何乡,获保清净退。收身稠人中,着眼世事外。山空倚岩石,雪立老杉桧。往来相遇难,更自少如意。旦日过城南,把酒公一醉。
香闺十咏 其十 凤头钗。宋代。张玉娘。金蹙钗头双凤凰,晓来巧拂鬓云光。自怜不带萧郎思,独对菱花学淡妆。
秋怀。清代。朱纬。高城画角响西风,黄叶疏林已半空。午夜间愁镫影里,满怀凉思雨声中。移山未可嗤愚父,失马还应比塞翁。落拓故人多似我,相期九日一樽同。
有以渔舟唱晚作图命题拟试者因戏成三首 其三。宋代。周密。浦云山雨意,都向笔端生。一笛山水绿,半篙烟浪清。浅深天似暝,聚散雁如惊。谁写无声句,无声胜有声。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宋代。洪迈。六年别故山,松笔故无恙。此身已天涯,飘走复何向。清源老翳师,砭楼出投状。勿辞一往勤,挹彼上池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