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猷久恨辜明主,骸骨终蒙赐老臣。
绝口敢论当世事,放怀重老故园春。
闲寻物外忘言客,喜遇杯中得趣人。
能作新诗仍寄我,知君心不在埃尘。
和杜七学士见寄。宋代。韩维。谋猷久恨辜明主,骸骨终蒙赐老臣。绝口敢论当世事,放怀重老故园春。闲寻物外忘言客,喜遇杯中得趣人。能作新诗仍寄我,知君心不在埃尘。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代。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挽发蒙师何益甫先生。明代。陶安。晚徙古城东,清贫四壁空。乾坤同逝水,林壑老西风。大梦超浮世,行踪在泮宫。呜呼今已矣,挥泪寂寥中。
红叶。唐代。罗隐。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送华师从剑州张秘书之招。宋代。陆游。三年相伴锦江头,一日翩然不可留。官冷蓬门无客恋,时清剑阁有僧游。关山默数来时路,风月悬知别後愁。禅版经龛有余暇,频登高处望西州。
古意三章 其二。元代。张仲深。西邻有处子,蛾眉妒阳春。见月不敢窥,见华不敢颦。吉徵未云卜,秉心守天真。永保心不渝,但恐色易沦。它时事君子,白头宜相亲。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三 其二十七。元代。凌云翰。闲看行蚁上苔钱,日永依稀似小年。麦饭正香葵菜熟,祗将耕凿报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