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传草连天,回风满树蝉。将过夫子宅,前问孝廉船。
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别来将有泪,不是怨流年。
送耿拾遗湋使江南括图书。唐代。李端。驱传草连天,回风满树蝉。将过夫子宅,前问孝廉船。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别来将有泪,不是怨流年。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郴江百咏 其五 藏春亭。宋代。阮阅。百紫千红一径深,胭脂为地粉为林。有人来问春何在,向道花间无处寻。
寄徐巨海。明代。陈子升。南州徐孺子,高卧有青山。往日蒲轮弊,穷年桂树攀。溟鱼不得运,雾豹迥无斑。却望罗浮色,知予亦闭关。
和端式十题·烟际钟。宋代。司马光。苍茫返照收,羃历寒烟起。前山黯同色,不辨峰峦美。独有远来钟,悠扬翟微里。
禽言六首 其三 姑恶。明代。顾璘。姑兮我母,胡宁我虐。弗慎于仪,衅自下作。母也尔容,姑乃义合。上行其义,怨者归薄。是究是图,诚匪姑恶。
春前得雪雪后喜晴。明代。王樵。残冬见微霰,大雪降春前。喜得四时正,不忧三等田。况逢人谷日,开出艳阳天。汉室勤农诏,应须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