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雪上征衣。春风送客归。万杨华、数点榴枝。春事无多天不管,教烂熳、住离披。
开谢本同机。荣枯自一时。算天公、不遣春知。但得溶溶生意在,随冷暖、镇芳菲。
唐多令(别吴毅夫、赵仲权、史敏叔、朱择善)。宋代。魏了翁。朔雪上征衣。春风送客归。万杨华、数点榴枝。春事无多天不管,教烂熳、住离披。开谢本同机。荣枯自一时。算天公、不遣春知。但得溶溶生意在,随冷暖、镇芳菲。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闻济妙高为善净攘其居兼简杨守慈湖 其二。宋代。释居简。听鼓噇箪食,逢山办把茅。雾窗闲自挂,月槛许谁敲。战蚁翻侯国,驱鸠入鹊巢。先生河汉辩,何以解人嘲。
怀匡山山长二首。唐代。贯休。白石峰之半,先生好在么。卷帘当大瀑,常恨不如他。杉罅龙涎溢,潭坳石发多。吾皇搜草泽,争奈谢安何。见说面前峰,寻常醉亦登。雨馀多菌出,烧甚古崖崩。觅句曾冲虎,耕田半为僧。闻名多岁也,常恨不飞腾。
无题四首戏呈孝甫子建 其二。明代。居节。玉椷消息滞天涯,零落银筝雁柱斜。罗䋭无尘生雒水,春云有梦到章华。晓星明处疑为月,霜叶红时认作花。人说莫愁吾不信,石城何路问伊家。
次陈友韵。宋代。杜范。企望邻邦百里赊,一时文物数名家。惊人议论铿苍佩,落笔词章粲彩霞。此日相逢真有幸,何年重会恐无涯。顾余何以为君别,多愧新诗屡拜嘉。
金缕曲。清代。胡汀鹭。应共山为寿。从寒空,危崖片石,群峰低首。自有才华称蕴藉,胸罗二十八宿。况清节、衣冠之后。爱惜羽翰异流俗,尽回翔、不下争鸡口。蝉似忍,鹤因瘦。苍天早已安排就,有多少、无端哀乐,心肝可呕。慧业三生愁一世,喜得朝云相守。且休问,开门无有。举目金瓯残又缺,正杜陵野老吞声候。来一醉,中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