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匪碧岩使,满腹鉴湖秋。不居上界官府,来作散仙游。长佩高冠人伟,组练锦袍官贵,清献旧风流。杓柄长多少,洗尽蜀民愁。鵕鸃冠,貂尾案,鹭鸶輈。时来正恐不免,留滞剑南州。帘卷西州风雨,庭伫百城歌鼓,桃李翠云绸。谁谓蜀山远,只在殿山头。
水调歌头·有匪碧岩使。宋代。魏了翁。有匪碧岩使,满腹鉴湖秋。不居上界官府,来作散仙游。长佩高冠人伟,组练锦袍官贵,清献旧风流。杓柄长多少,洗尽蜀民愁。鵕鸃冠,貂尾案,鹭鸶輈。时来正恐不免,留滞剑南州。帘卷西州风雨,庭伫百城歌鼓,桃李翠云绸。谁谓蜀山远,只在殿山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戏赠范将军。明代。韩上桂。范蠡功成泛碧波,远将兰桨载青蛾。舟经渚面花如脸,影入江心髻似螺。凉雨乍侵沾绮席,晚风微拂透香罗。无端更见双栖鸟,喋唼浮萍奈若何。
归宗寺看月。清代。易顺鼎。碧空无云雨所洗,长风舒波一万里。大月入户天苍凉,幽人揽衣坐惊起。孤光远映金轮峰,唤取空山生海水。是时孟夏甫过望,太阴未觉亏全体。老蟾飞镜入匡庐,骊龙吐珠出彭蠡。一片愁心天地青,半空岛色星辰绮。法宫钟鼓宵沈沈,雄压天声万山趾。长廊可饭数百僧,浊酒相呼二三子。夜深人稀声籁绝,犬吠虫吟清可喜。诸天寂寂守龙象,下界纷纷斗牛蚁。诸僧鼾睡了不闻,佛亦无言垂两耳。绕庭千遍看未足,更欲开门觅山鬼。愁入天边坏塔孤,梦飞海外神州几。吾闻世界本沤浮,何况人身一稊米。百年易尽如风镫,聚散死生皆偶尔。要持屡劫妙明心,一学昭文绝成毁。君知今夕是何年,佛在虚堂正弹指。
定风波。元代。姚燧。五马双旌出郡堂。归来椽笔对凝香。只为好书天作意。相戏。故生三秀在毫芒。不是画师生手触。拳曲。层云连叶几何长。我有一占君试记。何事。已开他日判花祥。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四。明代。王廷陈。系舸篱傍树,开渠槛外流。竹烟藏晓嶂,花气覆春洲。玄鸟营巢至,阴虫逐侣游。生涯堪放浪,何必世人求。
临江仙 题画两幅二首 其一。近现代。黄绮。野鸟飞鸣上下,杨花迷乱西东。暖烘天际落霞红。船分三面水,帆受一溪风。去去桃源不远,悠悠酒兴方浓。那边村屋一丛丛。菜黄埋远圃,松翠拥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