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得几回别,一别公来四千日。
我骑紫马出行春,公指黄扉入当夕。
谁知行止不关人,解后天涯复同席。
方看紫陌烂红英,忽复浓阴颗青实。
断霞明空白日静,过雨穿林乱云湿。
如梦如梦梦邪非,曰归曰归归未得。
僰南山崒东流断,关西云霾北风急。
酒逢故人一吸易,语及新事百忧集。
麻问吾归将何归,梓州遂州有何择。
况有青山老居士,千骑东来闯然入。
更得可人高帝孙,又忻未至临邛客。
尽判三日作狂酲,要话十年胸愊塞。
约许侍郎诸公酒半宋正仲至自都城。宋代。魏了翁。人生能得几回别,一别公来四千日。我骑紫马出行春,公指黄扉入当夕。谁知行止不关人,解后天涯复同席。方看紫陌烂红英,忽复浓阴颗青实。断霞明空白日静,过雨穿林乱云湿。如梦如梦梦邪非,曰归曰归归未得。僰南山崒东流断,关西云霾北风急。酒逢故人一吸易,语及新事百忧集。麻问吾归将何归,梓州遂州有何择。况有青山老居士,千骑东来闯然入。更得可人高帝孙,又忻未至临邛客。尽判三日作狂酲,要话十年胸愊塞。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避寇游成福山院。唐代。贯休。成福僧留不拟归,猕猴菌嫩豆苗肌。那堪蚕月偏多雨,况复衢城未解围。翠拥槿篱泉乱入,云开花岛雉双飞。堪嗟大似悠悠者,只向诗中话息机。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唐代。孟郊。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生长如自惜,雪霜无凋渝。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寒日吐丹艳,赪子流细珠。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耸异敷庭际,倾妍来坐隅。散彩饰机案,馀辉盈盘盂。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主公方寸中,陶植在须臾。养此奉君子,赏觌日为娱。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逾。因谢丘墟木,空采落泥涂。时来开佳姿,道去卧枯株。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抽肝在郢匠,叹息何踟蹰。
哭张融。唐代。耿湋。早岁能文客,中年与世违。有家孀妇少,无子吊人稀。繐帐尘空暗,铭旌雨不飞。依然旧乡路,寂寞几回归。
寄袁止安。明代。杨士奇。十年不见袁高士,知在云山若个边。已识道心尘外净,少将仙篆世间传。秋清白鹤下珠树,春暖华芝长玉田。早晚归来访真馆,晴窗共阅紫霞编。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 歌梅。明代。王夫之。乍炙银笙试朔吹,旋抛珠串赛清姿。晓风残月伤心句,不待杨花扑岸时。
次邓作霖韵三首 其三。明代。童冀。故山亲舍白云间,岁晚移舟楚水湾。一棹清风唯载月,孤篷落日更看山。雪晴五老明双鬓,烟淡小孤深翠鬟。讵羡还家荣昼锦,高堂自有綵衣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