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盖筠幢护石门,净居尘间此间分。
不须更觅南行路,已向高峰见德云。
过铅山鹅湖登妙峰寺。宋代。李弥逊。松盖筠幢护石门,净居尘间此间分。不须更觅南行路,已向高峰见德云。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次韵高宰谢朱倅惠酒。宋代。史浩。仙庐深倚翠微间,酬答风烟肯暂閒。不遣长须干美政,却驰双榼破愁颜。句高饭颗人应瘦,醉著河阳鬓未班。楚客秋情正无赖,并须乞取展眉山。
再续前韵 其一。宋代。徐鹿卿。莺谷声喧雨乍晴,邦人引领望屏星。阳和一气元无际,小为寻花到野亭。
早春舟发文江时将赴都门。明代。解缙。北风吹冷薄寒裘,万里遥怜上国游。雪色迷人明两岸,江声入夜到孤舟。春归忽听云霄雁,昼卧惟闻渚水鸥。葵草向阳余素志,故园虽好敢淹留。
早春十咏 其三。元代。王畛。江梅独清高,不与花争发。自是冰雪姿,岂受铅华夺。故来风雪底,玉人相蹙頞。照水昏黄时,孤标更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