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忆,其七忆卑田。冬到浑身无寸缕,春来随地倒街眠。
堪恨不堪怜。
忆长安十首 其七。明代。俞彦。长安忆,其七忆卑田。冬到浑身无寸缕,春来随地倒街眠。堪恨不堪怜。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俞彦。[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岩夫庭佐欲归出长安以诗邀游后圃。宋代。彭汝砺。马蹄容易去吾东,行李纷纷计已匆。还使寸肠随夜月,不知一泪落春风。双飞露草看原鹡,独宿云溪念塞鸿。更约藏舟今日饮,百壶清笑慰飘蓬。
送杨伯玉子南归。明代。边贡。孤舟风雨凉,江客下江乡。岁月吟边晚,烟霞梦里长。钓溪开藓石,书架拂芸香。霜落南垓冷,何人共采芳。
途间赠王都宪公度。明代。倪谦。禁垣宪府历亨途,慷慨当朝翊庙谟。大节一生存正气,元凶万死有馀辜。边尘汛扫收戈甲,国计常充送舳舻。勋业岂徒垂太史,丹青麟阁看新图。
颂古四十四首 其三。宋代。释法泰。不是风兮不是幡,一重山后一重山。青春雨过无馀因,独倚危楼望刹竿。
立春。唐代。冷朝阳。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六。南北朝。谢朓。连漪映馀雪,严城限深雾。清寒起洞门,东风急池树。神居望已肃,徘徊举冲趣。栖归如迟咏,丘山不可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