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孜子。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1102),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淳熙十二年(1185年),追谥“忠敏”。...
任伯雨。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孜子。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1102),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淳熙十二年(1185年),追谥“忠敏”。
莎汀四首 其一。明代。孙绪。霜厓高处听渔歌,日日壶觞藉浅莎。沙上凫雏还聚散,渭滨熊兆近如何。潮通沧海波声远,地隔红尘月色多。双眼不容云树碍,一帘终夜对明河。
咏秋夜诗。南北朝。萧绎。秋夜九重空,荡子怨房栊。灯光入绮帷,帘影进屏风。金徽调玉轸,兹夕抚离鸿。
古风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牺象荐清庙,馀材弃沟中。二者虽甚远,残生其实同。人当贵其身,岂复论穷通。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
水村。宋代。陆游。家住烟波似画图,残年不复叹头颅。深深竹坞见萤度,翳翳菰丛闻鸟呼。十里笳声上云汉,一空星影落陂湖。天公著我非无地,却悔从来错怪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