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谛空来世所无,神通百变绝名模。不知何处留踪迹,却被人传作画图。
题罗汉图。元代。行端。诸谛空来世所无,神通百变绝名模。不知何处留踪迹,却被人传作画图。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行端。(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永昼。清代。刘敦元。肯将永昼等闲过,潇洒山房此啸歌。竹露分凉通短槛,槐云蘸绿上轻罗。孤怀落落冰心映,尘世劳劳热客多。剩羡陂塘双白鹭,也知缓步向风荷。
临川投赠。宋代。黄彦平。主计怀萧相,临氏起次公。履声元自识,环赐固宜蒙。便觉长安近,宁论茂苑雄。别计无好语。虚忝荐贤中。
游冰井寺憩准提禅林步家大人韵二首。清代。金和。访古炎荒地,方从郭外游。云山曾入梦,冰井几经秋。松竹千重绕,烟霞四壁收。趋庭多乐事,诗境好频搜。
秋夜闻蛩和壁间韵。宋代。史慥之。霜气添秋肃,蛩声入夜清。为谁衣未织,向我语偏明。庭外三更月,床头万里情。凄然如有诉,愁思动人生。
西江月·堪叹这般曲调。金朝。王哲。堪叹这般曲调。感他石女吹箫。山头漫说水频浇。海底虚言火燎。遭逢圆明正照。真风广布金飚。西江月里吃芝苗。味味将来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