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一何遥,悠悠几万载。古迹竟茫然,古道复安在。
巍巍唐帝尊,放勋薄四海。文明启中天,伦典粲而蔼。
鲁叟删述劳,于兹立圣轨。寥落但陈编,抚事增叹慨。
杂诗三首 其一。明代。薛瑄。洪荒一何遥,悠悠几万载。古迹竟茫然,古道复安在。巍巍唐帝尊,放勋薄四海。文明启中天,伦典粲而蔼。鲁叟删述劳,于兹立圣轨。寥落但陈编,抚事增叹慨。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复杨买文函附自感诗四章 其四。近现代。薛昂若。力衰岁晚在当前,花到残时最可怜。自溯生平耕舌苦,维君结契忆前年。
过大山见老山。明代。唐伯元。蚤发田间道,秋风洒客襟。到关淮地尽,入望楚云深。老大怜今日,栖迟忆故林。高山何处调,空愧古人心。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宋代。王灼。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长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砚赠之赋诗代书。唐代。韩偓。斧柯新样胜珠玑,堪赞星郎染翰时。不向东垣修直疏,即须西掖草妍词。紫光称近丹青笔,声韵宜裁锦绣诗。蓬岛侍臣今放逐,羡君回去逼龙墀。
再次前韵凡三叠 其四。元代。叶颙。林泉深处不朝天,野服裁云补两肩。闭户读书频谢客,入山采药动逾年。松根长啸心清甚,石上豪吟兴浩然。尽日更无身外事,困寻芳草落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