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对竹溪庵,野色晴空一抹蓝。多少踏风人去后,五妃墓道日三三。
台城竹枝词 其一。清代。李如员。法华寺对竹溪庵,野色晴空一抹蓝。多少踏风人去后,五妃墓道日三三。
李如员,字友胥,广东陆安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来台,就读于海东书院,著《游台杂录》。...
李如员。李如员,字友胥,广东陆安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来台,就读于海东书院,著《游台杂录》。
春郊雅集诗 其二。清代。李锴。柳碧关南路,花飞郭外村。时平边候少,寺古佛灯昏。取醉忘衰病,行歌有弟昆。百年多聚散,此会莫轻论。
赠邓参军明府远游尊人蚤岁弃官隐匡岳。明代。胡应麟。手板那能谒路傍,扁舟归兴逐浔阳。参军不恋芙蓉幕,仙尉偏宜薜荔裳。钓倚宫亭明月近,樵穿庐岳乱云长。谁言玉树阶除畔,百尺嵯峨在庙廊。
子夜诗 其二。明代。释今无。街南街北尽喧声,黑纛城头绕月行。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
送岩夫庭佐归宁 其一。宋代。彭汝砺。花满春来路,云归雨后天。红尘一马去,白日寸肝悬。秀色歌棠棣,归心听杜鹃。东风吹眼尾,客泪滴涓涓。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宋代。汪炎昶。小试登临脚,岚光饰嫩情。跨虚桥缓渡,避险路迂行。端被狂为累,虚将饮得名。醉乡前日近,可稍认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