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二

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二朗读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法照朗读
()

猜你喜欢

小筑三间屋,幽居春事宜。林深知鸟乐,墙短爱梅欹。

地占金陀里,禅参玉版师。经营真不易,谁寄草堂赀。

()

秋灯照岳客,深夜坐前轩。

白发新闻雨,青山旧听猿。

()

北里丹旌度,西江素翣回。千秋申甫业,一代管鲍才。

象纬中台坼,风云太华摧。袛应庐阜色,名姓共崔嵬。

()

空言未深切,聊可烛朦胧。好辩若无益,庶以雷群聋。

群仙去已久,吾侪当嗣功。

()

不到幽栖处,悠悠将十春。古堂悬见日,静地寂无尘。

俎豆思周礼,威仪忆鲁蘋。愧非程伯子,何以坐松筠。

()

两山空翠烟霏,几□又入东君□。□□但见,肉红染杏,眉黄着柳。彩燕风轻,宝灯月满,欢连清书。是香山行处,苏仙座上,春不老,人依旧。

闻道新骑白凤,过章台、天香满袖。英姿不向,通明宫殿,人间未有。况是从来,爱留南国,名高北斗。看君恩,却与西湖涨绿,作长生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