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山川烽火频,山河重起旧烟尘。
一生孤负龙泉剑,羞把诗书问故人。
北行留别。唐代。杨凌。日日山川烽火频,山河重起旧烟尘。一生孤负龙泉剑,羞把诗书问故人。
杨凌,中唐人,与其兄杨凭、杨凝并称“三杨”,因官至大理评事,又称“杨评事”,著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其书作《杨评事文集后序》。...
杨凌。杨凌,中唐人,与其兄杨凭、杨凝并称“三杨”,因官至大理评事,又称“杨评事”,著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其书作《杨评事文集后序》。
清江别业。明代。庄昶。茅屋江村映白沙,百年此地是生涯。雨香花气浑三月,暖日和风自一家。邻里相邀同社酒,门人候出御牛车。此中多少悠然意,开眼青山个个佳。
寄题钟秀才咏归堂。宋代。叶适。钟君文武随所求,马上檄草兼词头。五兵铸就杀气动,却写三赋祥光流。左逾阴山右绝漠,汉地自厌胡沙恶。圣门历历宫墙深,风乎不知咏归乐。作常虽窄海浪宽,沂水何上八九吞。当年曾点见真趣,推琴难挽由求论。课儿读易夜参五,香烬销沉灯莽卤。东家梦熟几时知,还有渔人叹良苦。
秋湘堂偶成。明代。何巩道。天空斜月入檐低,屋里窗开尽对溪。一地晚花留蝶宿,数枝秋柳罢莺啼。乞诗稚子痴相问,送酒渔郎老自携。试上孤篷共吟赏,芙蓉红满相公堤。
采桑。南北朝。沈君攸。南陌落花移,蚕妾畏桑萎。逐便牵低叶,争多避小枝。摘驶笼行满,攀高腕欲疲。看金怯举意,求心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