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携手,是处成双,无人不羡。自间阻、五年也,一梦拥、娇娇粉面。
柳眉轻扫,杏腮微拂,依前双靥。盛睡里、起来寻觅,却眼前不见。
少年游。宋代。晁补之。当年携手,是处成双,无人不羡。自间阻、五年也,一梦拥、娇娇粉面。柳眉轻扫,杏腮微拂,依前双靥。盛睡里、起来寻觅,却眼前不见。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美人梳头歌。唐代。李贺。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和太守。宋代。虞俦。岂弟循良守,功成意益谦。寻求七字律,想见一生廉。活火烹茶蕊,消愁媚酒帘。南楼月华好,吹笛指须纤。
海山秋思图为乐清邬知县赋。明代。林弼。写得新图记旧游,无穷诗思海天秋。白云黄叶浑相似,雁荡山前思远楼。
饮酒。宋代。赵抃。江头落寞穷冬日,天末崎岖薄宦身。休问世途千态巧,且贪杯酒十分醇。颜间戚戚成何事,醉里熙熙即是真。梅雪半残烟柳吐,一番消息又青春。
芙蓉歌。明代。黄圣年。唤侬玉芙蓉,爱侬面相似。谁知山上峰,亦与侬同字。山上芙蓉空嵯峨,水上芙蓉秋露多。面上芙蓉当若何。
和张养明九日人名绝句 其一。元代。吾丘衍。晋朝神器已危倾,天下飞尘尚未清。当日倘无王刺史,有谁携酒访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