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尽一杯酒,春近武陵源。源头父老迎笑,人似老癯仙。检校露桃风叶,问讯渚莎江草,点检旧风烟。世界要人拄,公独卧闲边。
叹从来,分宇宙,有山川。主宾均是寄耳,赢得鬓毛班。最苦中年相别,更是人才难得,相劝且加餐。归为玉昆说,时寄我平安。
水调歌头(贺李潼川_改知常德府)。宋代。魏了翁。更尽一杯酒,春近武陵源。源头父老迎笑,人似老癯仙。检校露桃风叶,问讯渚莎江草,点检旧风烟。世界要人拄,公独卧闲边。叹从来,分宇宙,有山川。主宾均是寄耳,赢得鬓毛班。最苦中年相别,更是人才难得,相劝且加餐。归为玉昆说,时寄我平安。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向晓。明代。郑善夫。河影忽不见,东方方小明。晨鸡许市客,秋管海边营。起舞者谁子,飘零独此生。矇昽听金钥,封事转驰情。
与健夫龙生两兄同过十八梯得句。近现代。陈仁德。城上云开曙色迷,高楼俯看大江低。把杯漫话三千界,乘兴来过十八梯。彩凤何曾双翼举,白鸥已惯一枝栖。斜阳小巷车声远,偶得新诗共品题。
秋日感怀。明代。王世贞。孟秋辞残暑,稍稍澄露晞。飞沙来填穴,玄鸟逝安归。行人筹往路,还理箧中衣。夜永尚易晨,白日渐如驰。不惜流光逝,所惜来者非。玄蝉虽徵响,哀思竟陈谁。失志在饥寒,饱暖不可挥。
集惟寅第同顾朗生王行父作。明代。胡应麟。嵯峨西第接蓬莱,窈窕閒窗卧绿苔。倦已携书还越峤,狂犹击筑上燕台。宫云五色迷花驻,苑月千枝映树来。何事观涛溟海上,当筵枚发正堪裁。
宿藏云阁。清代。袁景辂。白云满空山,小阁不知处。我再入云中,阁上云来去。松柏绕山青,泉声隔林树。此时身与心,一一烟霞趣。欲去仍此宿,白云留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