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张伯端。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泪。唐代。徐夤。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已闻抱玉沾衣湿,见说迷途满目流。滴尽绮筵红烛暗,坠残妆阁晓花羞。世间何处偏留得,万点分明湘水头。
偈颂六十五首 其三十三。宋代。释普济。山家冬境致,何处不光辉。大地冰棱合,漫天雨雪飞。
暮春游林七钦园亭得朝字。明代。林鸿。星驾共招邀,春园发兴遥。麦风将变候,梅雨忽崇朝。积石开苍岛,重楼瞰赤霄。池晴鱼弄沫,地暖药舒苗。啼鸟当窗近,飞花逐砌消。草深初雊雉,槐细未藏蜩。茗椀香云滑,床琴白雪调。野泉堪荐醴,天籁讶闻韶。被褐深怀玉,裁诗拟报瑶。醉乡今已到,何必蹑洪乔。
偈三首 其三。宋代。释瑞仙。三个橐驼两只脚,日行万里趁不著。而今收在玉泉山,不许时人乱斟酌。
夏日。元代。方回。多病情怀懒,新晴草木光。倦骸扶老瘦,幽径息阴凉。家瘠盘餐俭,村荒籴价昂。岂无可忧者,得句暂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