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襟。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幽居四乐 其四。明代。高攀龙。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襟。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江楼闻笛。明代。王恭。纤月絓枫林,晴楼覆夕阴。谁家吹凤管,永夜作龙吟。杨柳边头恨,梅花客里新。天明汉江上,唯见水云深。
梦游华顶峰题诗于壁。明代。陶宗仪。松径晓停骖,朋游只两三。鸟啼烟作障,僧坐石为龛。访古人何在,探幽我尚堪。杏花风日美,春色满江南。
又人日怀云松。明代。蓝仁。七日始为人,寒风未似春。长吟呵笔久,独坐拥炉频。仙茗烹松雪,山醅漉葛巾。如何巷南北,偪侧不相亲。
祝英台近 画芙蓉。明代。张绉英。粉痕轻,脂晕冷。依约晓妆靓。一样含颦,谁与伴孤另。年时倒影窥妆,盈盈笑靥,正香暖、波明掩映。应自省。几度阅遍炎凉,鸳鸯梦还醒。一尺冰绡,领取秋江影。任它无赖西风,无情秋雨,浑不是、凄清霜井。
过胡骆坑二首。宋代。杨万里。已被山寒病老身,车徒溪涉更艰勤。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猿乌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十分晴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