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柳线转媚,雨过桃华更妍。著履绕堤散步,自言不减神仙。
水居漫兴 其十四。明代。高攀龙。风来柳线转媚,雨过桃华更妍。著履绕堤散步,自言不减神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宪副陈瑞卿乃兄哀挽。明代。庄昶。霜台共雨醉临清,许为难兄打墓铭。老泪遗碑空自洒,苍天豪杰偶虚生。诸公斗印皆悬肘,此老何谁托请缨。他日我来寻八阵,敢题诗葛与新茔。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宋代。梅尧臣。山为骊龙蟠,谷作骊龙腮。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感怀二首 其一。清代。彭玉麟。少小相亲意气投,芳踪喜共渭阳留。剧怜窗下撕磨惯,难忘镫前笑语柔。生许相依原有愿,死期入梦竟无繇。黄家山里冬青树,一道花墙万古愁。
题中秋宴别卷赠杨文英应贡之京。明代。王佐。三秋已半无炎暑,皎月行空净如洗。主人是夜绮筵开,如在广寒宫阙里。妙舞清歌乐未央,翻翻桂子飘清香。银蟾影落金樽酒,露华凉滴紫罗裳。翛翛轻吹摇庭竹,云母屏间莹如玉。坐中急管间繁弦,花底绛纱笼凤烛。主人欲作朝天行,会我宾朋陈别情。以兹罄饮不辞酌,况值良宵对月明。明月满地琼瑶色,类子文光初奋迹。白璧离尘瑞影增,青萍出匣寒芒溢。酒酣为道行边程,吴山潞水蓟阳城。虎拜玉阶三策献,赢取青钱万选名。人生得志无逾此,肯学鹪鹩栖棘枳。尧舜君民当此时,要使勋名昭太史。
詹生携酒赤松堂。明代。伍瑞隆。我怀赤松子,相待赤松堂。客有携尊至,人怜幽事长。月来催度曲,风到引焚香。醉后闻山响,登临兴不忘。
再和。宋代。王之望。珠玑百斛何人付,公有诗筒来不住。出尘秀句若霞摛,走笔豪篇逾响赴。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犹未暮。秋天鸿鹄翥浮云,平地骅骝驱熟路。分忧制节绵万里,余事文章兼七步。千军独扫人共惊,八面俱来我何惧,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万卷森差互。千言未困见纵横,一点不加无谬误。音谐律吕凤凰鸣,势薄云天鹏鸟怒。流传应有贾客售,在处岂无神物护。公诗光焰千丈锦,我诗粗窘一尺布。公诗雄富百雉都,我诗穷陋三家聚。行经北海恍自失,出见西施羞反顾。残膏祗欲借邻光,余润有如蒙晓雾。君侯雅志和薰风,圣主恩光深湛露。事业终期白日悬,功名已见青云附。愿公归侍玉皇案,天香复与金童炷。愿公西取王母环,云车直指瑶池鹜。要当都俞庙堂上,岂久淹留井参度。顾我尘埃不足论,屈曲世间随所寓。